記者/黃元郁
過去一般用戶都是在家中使用電腦上網,而今智慧型設備提升網路使用的便利性,不再只是侷限於個人的房間裡,物聯網就是在這樣一個網路環境完善的情況下誕生。其核心理念是將所有物品或商品透過識別感應設備與網路相互連結,達到智能辨識和管理的目的,以此應用在日常生活或商業活動上追求更加便捷的管理方式。
無所不在的上網新體驗
物聯網在生活中的應用幾乎是無處不在,過去網路縮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而物聯網的誕生則是真正把網路的便利性拉近生活,像是近期百貨業者引進的虛擬試衣設備「魔鏡」,藉由3D擬真技術搭配物聯網的方便性,消費者只需站在螢幕設備前即可換上各樣的新衣,網路連結設備讓消費者挑選的商品更加多元,這正是物聯網所能提供的絕佳商機。
各種數據的辨識資訊其實都能藉由物聯網整合,包括河川、氣象、人口、車輛統計等,且物聯網在公共設施上的應用也相當發達,舉例來說悠遊卡除了可用於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外,也能作為電子票卡來刷付或購買商品。此外, 2010年台北花博由中華電信推出的行動導覽服務也是物聯網的應用,遊客利用智慧型設備與QR Code就能定位在園區的位置,並能查閱到更詳細的花卉資訊。由此可見,小至個人生活,大至國家建設都能概括正是物聯網的特色。
物聯趨勢 各領域全面攻佔
物聯網的運作其實與雲端技術有非常大的關聯,雲端技術是將資訊存放在一個遠端的資料庫中,可以藉由網路連結至此,在推行物聯網的過程中這是一個重要的關鍵,因所有物品資訊及數據能夠在網路上互相連結,需要一個發展成熟完善的雲端環境,而有此環境才讓物聯網能在各個領域有所助益。
未來物聯網發展的趨勢將會以超乎想像的速度前進,根據Cisco Systems(思科網路系統公司)的預測,2013年估計會有10億物件聯上網路,在2020年更可能高達270億。然而物聯網的出現已經有好一段時間了,為什麼現在才正式全面發展呢?主要原因是由於IP位址的擴充,使得大量設備被連上網的機會得已成真,且網路頻寬的擴大及4G逐漸普及也是物聯網發展的重要推手。
物聯網若能大規模普及,日常生活將會出現極大的改變,因為所有的資訊若可藉由物聯網共通,一張悠遊卡就可以處理生活中所有的繳費事宜。另外在醫療產業上,病患病情的各項數據,或是服藥及接受治療的排程,都能存入雲端備份,醫院系統也可連至雲端了解資訊,即時將訊息傳至病人的物聯設備上。以上皆能看出物聯網發展的重要性,經濟學人雜誌也表示,當雲端技術、行動頻寬、及聯網設備等重要的物聯元素皆完善備妥時,一個健全的物聯網生態系是指日可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