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時代不遠矣 手機、信用卡一家親

記者/黃盈慈


「甚麼!忘了帶錢包。有手機嘛ㄟ通。」金管會開放銀行業者申辦手機信用卡業務後,今年電子錢包可望商用普及,消費者除了可以用手機付款外,還能進行資訊交換,預計起步之後,將會是物聯網時代新開端,消費行為也將有新的突破。 


電子錢包的幕後功臣來自於NFC技術(近距離無線通訊Near Field Communication),主要由RFID演變而來,可在裝有NFC裝置上相互傳輸。性能相似於藍牙,但不同之處在於NFC免除繁複程式設定,讓連線更簡單,可結合於各種載體上,像是手機、電腦、相機等。而NFC的標籤應用雖類似於二維條碼,但可避免二維條碼因髒污或光線難以辨識的問題。 


NFC技術也讓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社會變得可能,透過NFC類似的技術,可將生活中所有物品連結起來,其中物與物的傳輸則打破以往互動方式。也因為無線感測網路技術的延伸,物聯網產業將打破未來的生活習慣,像是未來買衣服再也不用進更衣間,只要有互動螢幕,便能完成穿衣與購物的流程。 

其實目前大多的智慧型手機皆內建NFC的技術,其他國家如日本早已應用於付款上,除了透過手機付款,也加上辨認身分的功能,因此也可以用於門禁卡上,讓安全更上一層樓。可見未來物聯網的環境下,手機不僅只是通訊的工具,而是主宰人類生活的重要載具。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