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市場搶奪 低價消費智慧型手機

記者/黃鈺淇


目前,高階智慧型手機在市場佔領主流地位,但低階智慧型手機的市場也不容忽視,導致中階機種的生存空間壓縮,朝向M型化發展。智慧型手機的關鍵零件成本逐年下滑,且3GLTE的建設越來越完善,智慧型手機的成長率大幅上升,精品化與低價化將成為趨勢。


市場調查機構Informa Telecoms & Media預測,以iPhone為代表的高階智慧型手機市佔比,將從去年的85%,降至2017年的33%。高單價的高階機種通常仰賴電信公司以綁約方式補貼,但面對眾多低階機種,電信公司未來可能改以選擇性補貼,且補貼金額不再上升。儘管如此,成熟的高階機種仍有其市場,主要消費來源為已開發國家及部分開發中國家的都會區。


低單價的低階智慧型手機,主要以空機的方式販售,Informa Telecoms & Media預測,5年後在中國市佔率將達到52%。因大部分開發中國家的民眾,無法負擔高單價的機種,因此,製造商針對用戶設計較低密度的記憶體,以及基礎功能的低階智慧型手機。在中國大陸的智慧型手機市場,低階的國產品牌市佔超過50%,若中高階的用戶越來越偏好購買低階的機種,對於三星和蘋果將是一大挫敗。


IHS分析師Wayne Lam表示,智慧型手機的市場版圖擴張,分別來自已開發國家和開發中國家,對高階機種與低階機種的需求。雖然許多廠商競相追求發展高階智慧型手機,但低階智慧型手機的市場越來越大,知名手機品牌不可忽視其影響力與競爭力。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