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翊豐
為平衡平面報紙日益下滑的營收,眾多美國老牌報紙如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等,紛紛投入網路新聞付費制。如今傳出,最後一家提供免費線上新聞內容的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在明年也要開始採取付費牆(paywall)的制度,對此,美國專家們有樂見其成者亦有持反對意見者,形成兩造意見上的對立。
付費牆制度指的是某些線上內容須透過付費訂閱才能觀看,以報紙網站為例,它們每月可能提供讀者幾則免費的新聞內容,一旦讀者超過設定的瀏覽數,則需要付費才能繼續觀看。付費牆制度剛推出時並不被看好,根據當時Pew的研究調查指出,僅有18%的人願意每月付費觀看網路新聞。但在紐約時報推出付費牆制度一年後,其用戶不減反增,證實了付費牆的可能性。
關於華盛頓郵報計劃推出付費牆的議題,美國專家們各有不同的看法。持反對意見的專家們認為付費牆不能徹底解決紙媒營收虧損的問題,因為平面收益遠大於數位收益。但美國企業家巴菲特表示,免費的線上新聞瀏覽並非永久之計,付費牆的模式才是創造營收的新管道。
華郵擬推出付費牆並非首開先例,但從專家們分歧的意見中看出數位新聞內容仍在發展中。長久以來,網路的便利、多元,使得讀者可以熟稔地操作媒體載具,然而在使用觀念上,仍抱持網路免付費的態度,但隨著紙媒網站紛紛推出付費制度下,「使用者付費」的觀念,也可望一步步在網路上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