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t’s 購 熱門團購搏傳統

記者/陳舒珊

戰況激烈的台灣網路團購市場,不僅為團購平台創造可觀的收益,也讓許多沒沒無聞的小店,搖身一變成為搶手的地方名產;而傳統老店加入團購陣營,效益甚至可能超越一般商家,對經歷冷靜期後重新洗牌的團購平台而言,與老字號商店的合作,將會是未來發展的新契機。

本土團購 打造名產推廣農產

一道美食要成為人氣名產,不僅要得到在地人的認同,同時也需要時間的累積,才能將這好味道傳給更多人知道。團購市場的買氣,讓許多在地美食躍身成為地方名產,例如,宜蘭諾貝爾奶凍捲、澎湖胡媽媽干貝醬、黑師傅捲心酥方王媽媽堅果饅頭等,透過團購拓展客源,讓當地美食成為不遜於傳統名產的熱門伴手禮。

除了能創造名產,團購也為農產品帶來效益。轉型朝向「觀光市場」發展的台中市果菜市場,為推廣當地蔬果,積極開拓網購與團購通路,希望藉此提升農產銷售;而新北市農業局的「預防蔬果滯銷之促銷機制」,則是由市府員工舉辦階段團購,調節彰化、雲林等地產量過增的蔬果,以協助穩定蔬菜價格。

打造不老傳奇 老字號一起購

網路團購模式對傳統老店而言,看似帶來不小的衝擊,但其實相較於一般商店,傳統老店在知名度佔有高度優勢,因此,進一步拓展線上通路也是許多老字號商店的計劃。這項新興業態的客群,與過去截然不同,透過團購可以讓年輕人接觸、了解傳統老店,且許多偏愛老字號商品的消費者,將不用再各地奔波,就能夠找到這些經典商品。

傳統老店入主網路團購,相較於團購平台上的一般商店,品牌特徵更為鮮明,而網路團購所耗費的推廣成本相對較低,商家只需要花點時間,熟悉電子商務的交易流程和推廣、促銷方式,就能在短時間內吸引更多的消費者。對團購平台而言,在原本以餐飲、娛樂為主的服務類團購外,這樣的跨界合作,增加了新的商機。

本土小店奇蹟 團購平台為推手

過去,團購網站抱持著「一切皆可團購」的理念,但現在已逐漸轉為深度合作。在競爭激烈的團購市場中,團購網站為商家客製多元的推廣模式,包含電視節目推薦、團購報導、社群經營和入口網站廣告置入等,讓行銷預算與效益的衡量數字化,為品牌商家作出差異化區隔,也為本土品牌激發更多的創新策略。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