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社群網站 Facebook向錢看

記者/蔡嬑佳


日前宣稱「免費且會一直保持下去」的社群網站Facebook,繼推出7美元讓個人文章置頂的「推廣」(promote)功能,及粉絲團可選擇性付費宣傳po文後,再推出應用程式(app)廣告。程式開發商將藉此瞄準目標用戶提高安裝率,Facebook則逐步增加其獲利,營運模式也越趨明朗。


Facebook全球用戶數已超過10億,開發商透過「最新動態」(News Feeds)免費刊登廣告,用戶點擊廣告連結至AndroidiOS的應用商店下載頁面,待用戶安裝程式後開發商才需付費。此舉可望成為新的收入來源,對Facebook和開發商而言,皆是商機無限。


網站運用點擊率來收取廣告費用,Facebook並非先例,早先Yahoo!奇摩的關鍵字廣告也採取廣告免費曝光、使用者點擊付費的方式,並在搜尋結果中置入廣告;而GoogleAdSense除了在搜尋功能置入,也在廣告內容、目標相當的網頁發送廣告。就在使用者以為完全免費使用搜尋引擎和社群網站的同時,殊不知每一次的點擊都已成為Facebook、Yahoo!奇摩及Google獲利的工具。


根據「美國顧客滿意度指數」調查發現,「動態時報」介面顯示用戶資訊方式的改變,及大量廣告已使Facebook的顧客滿意度大幅下滑,且流量不若Twitter、Google+等社群網站,若持續以獲利為導向,是否用戶數會逐漸流失?流失的使用者是否將再度影響廣告收益?後續效應值得觀察。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