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撰稿/clock
網路行銷的趨勢有時候走得很快,過去很多品牌在網路行銷的同時,都偏好投下一筆預算做一個龐大的活動網站,目的即是增加趣味性,創造話題以及綁一些機制成效,然而,這樣的活動網站成效一直也都是為人詬病,因為一個活動網站的設立,除了透過banner所點進去的首頁,以及兌換試用品的頁面是整體PageView最高之外,其它的頁面常常瀏覽率都相當地低,而製作一個活動網站常需要花費數萬元,甚至到幾十萬元,無論是停留時間,或者是所謂的跳出率一直都不低,個品牌還是堅持要做活動網站,除了有一定的行銷預算需要被消耗之外,至少在兌換上的成效是可以說服人的,只是,最主要也是因為不知道還能做什麼。
然而,過去針對單一行銷活動去買網域,特別做一個活動網站的現象,目前也慢慢有所變化,有越來越多品牌將行銷活動的頁面直接置入在自己的品牌官網,無論是首頁,或者是特開活動的頁面,共通點就是把人導到自己的地盤,把流量鎖在自己的官方網站。
之前,和品牌業者聊過這樣的網路行銷趨勢,提及過去會製作活動網站,主要是為了讓行銷活動顯得活潑有趣,以及不過度置入太商業的訊息,而現在,將活動頁面直接綁在官方網站,除了能夠輔助整個品牌的曝光,甚至是帶動其他產品的瀏覽量,以加強品牌於消費者心目中的印象。
不過,將活動頁面直接轉換置入在官方網站,是否就犧牲掉品牌的可親性?當然,活動網站的製作方式和方向基本上是沒有變的,內容仍以活潑、趣味性為主,只是將放置的位置直接放在自己的官方網站,因為最主要這樣的網路行銷活動都會透過入口網站的廣告版位去導流量進來,也因此,這些流量被導到官方網站後,其所能發揮的綜效也就更大。
此外,會促使這樣的網路行銷活動的變化,最主要也和Facebook的粉絲專頁操作日臻成熟有關,越來越多品牌都會於Facebook建立品牌的粉絲專頁,以無限的子彈每天都在和網友們做互動,在粉絲專頁裡,品牌大多能透過輕鬆、詼諧甚至是有趣以及活潑的方式和消費者互動,也因此,過去的獨立的活動網站也就慢慢被取代,因為現階段Facebook的粉絲專頁不用另外的費用,二來龐大的流量綁在官網其效益會產生更大。
不過品牌業者畢竟是貪心的,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越來越多品牌業者也直接投入EC的操作,而這樣的EC介面最直覺的,自然就是綁在自己的品牌官網裡,也因此,相關的行銷活動直接置入在官方網站中,也能更直覺的去進行EC導購的部份,畢竟,消費者若在網路上看到相關特惠或優惠,當下能夠直接買是最直覺的消費行為,若還要消費者想到的時後再去通路買,中間也存在太多時間風險,自然而然,品牌自己的EC模式,也就孕育而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