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數位大革命 內容產業搶眼球

記者/黃姿惠

2012年是數位電視元年,政府積極打造數位匯流環境,即將進入無線電視數位化的時代,更喊出5年內數位內容產值破兆元的目標,長期以來國內數位化普及率不到一成,主因是電視節目內容像是一灘死水。現在有了政府推動普及率,內容業者有所機會施展拳腳,該怎麼化死水為活水,抓住觀眾的眼球,是台灣發展數位生活的關鍵。


5TV、網樂通嶄頭角 資金黑洞咬牙撐


最近走在街頭,不難看到內容商以擺攤推銷的方式推廣機上盒,包括5TV網樂通都正積極布局。以聲寶集團投資的5TV為例,打出「第五台」的概念,能觀看全球200多個頻道、3000多支熱門影片,並提供卡拉OK、生活、教育、電視購物、即時新聞、ATM、相簿、遊戲等多項功能。另一方面,壹傳媒推出的網樂通直接透過各種通路發送機上盒,讓民眾免費使用,並推出每月59元看最新院線電影。然而,即使觀眾逐漸習慣使用,對於業者來說,資金回收卻有限,就像是個財務上的黑洞,只能咬牙苦撐。


借鏡韓國資金到位 待製作能量爆發


台灣電視內容產業長久以來最大的問題就是資金不足,無法將電視內容產業最重要的發動機-「機上盒」置入各個家庭的客廳。借鏡影視產業出口興盛、發展成功的韓國「廣電發展基金」,NCC修訂相關計畫,把「用戶數位化比例」改為超過六成,才能關閉「類比訊號」,強制業者進行機上盒更換。富邦蔡明忠募資百億,旺旺集團蔡衍明等財團邀請中天三立民視共同製作戲劇、綜藝等影視內容,宣示台灣影視內容起飛指日可待。


一心只想省成本 內容產業步蹣跚


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委員翁曉玲認為政府應大力補助製播高畫質節目,現在無線電視台除了公視、民視外,其他三台為了省成本,幾乎沒有高畫質製播設備和技術,轉播重要賽事如世足賽都只能買類比訊號。而有線電視系統業者也一味購買國外HD頻道,而非投入高畫質節目。NCC委員更直言「業者還在睡覺」,讓內容產業步履蹣跚。台灣若要追韓趕日超美,現在就是關鍵時刻,兆元商機已經上膛,只等業者和政府共同合作,讓內容產業發光發熱。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