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的網路世界 智慧財產權的式微

特約撰稿/clock


網路的發達,對於智慧財產權的侵犯早已是常見的問題,無論是免費音樂的下載、圖片相片的擷取,甚至是文章段落的抄襲,在現在的網路世界下,早已屢見不鮮。


這個話題並非新鮮事,但就在這個網路世界趨勢下,卻也未看到有任何的改變和進步,到底是因為科技趨勢的進步下,導致無法改變的結果,又或者是我們本質在教育上也沒有做任何的努力。


音樂、電影的違法下載也許已經很難避免,相關唱片業者和電影業者也許已經不寄望政府從抑制違法音樂和影片下載的政策期待,畢竟唱片業者和電影業者各自都有在這樣的科技趨勢下做出超越違法下載能做的事,包括唱片業者將商業模式不再放在實質CD的銷售,而是轉換成商業演出,以及其他廣告合作等的收入;電影業者包括3D電影的誕生,這些都是違法下載無法做到的。


然而,回到原始智慧財產權的概念,因為無法阻止,只好轉換自己市場的商業模式,其實這樣的改變是有點悲哀的,因為科技的趨勢下,所產生的下載行為,大多都是屬於不合法的,卻因為消費者本身對於智慧財產權的概念不夠,也就將錯就錯,轉換商業模式。


當然,關於音樂和電影這樣的下載行為是屬於免費和付費的概念,也許消費者在抉擇免費和付費時,免費總是容易取勝。然而,回歸到照片和文字的引用時,消費者的抄襲,又再度顯現民眾對於智慧財產權的漠視。


你一定看過對於同樣的問題解釋,多數的消費者都會用一樣的說法去回答,因為複製貼上是如此容易;照片、圖片的擷取在現在的網路世界中更是不可避免,但有些消費者甚至是網站經營者,在擷取圖片之後,壓上自己網站的LOGO,讓人看了更是搖頭和不齒,因為這些圖片的著作權根本就不屬於你,你憑什麼能夠去壓上自己網站的LOGO呢?


智慧財產權本來就不是個容易理解以及解釋的法律,但一些基本的道德認知更應該是要有,因為這已經不是單純的法律認知問題,而是個人、經營者的人格和德德操守相關,也許在消費者個人的善意取用下還不構成太大的問題,但看到一家公司或者是一個網站,對於智慧財產權的漠視以及任意取用,難免也會讓人對這樣的經營者產生質疑。也因此,我們確實需要去檢討,在這個科技日新月異的趨勢下,我們在道德教育,甚至是智慧財產權的傳承上,是否出現了斷層,甚至是問題?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