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網路遇上電視 直播電視的未來發展

記者/黃昱哲


微軟公司的董事長比爾蓋茲(Bill Gates),都早在2007年開始重視網路電視的崛起,認為五年之內將改變傳統電視的地位,你還能不了解網路電視嗎?傳統電視的播放與收視模式下,觀眾是被動的接收者,但是在Web2.0的基礎上,網路電視實現了觀眾的自主性。


網路直播電視屬於串流媒體(Streaming Media)應用的一種。透過點對點(P2P)的技術,在網路上進行電視節目直播。例如Ustream.tvLivestreamPPTVPPSJustin.tv等都有提供此服務。網路直播電視可以讓網友們透過網路收看一般電視看不到的節目,例如各種球賽轉播;或者藉由線上直播,一邊看偶像劇犀利人妻,一邊和網友們即時討論,都是驅使他們使用的動機。


網路直播電視 螢幕前的觀眾


網路使用者在網路上做什麼呢?根據CNNIC的報告指出,網路使用者在網路上進行「在線影視收看與下載」的比例高達37.1%,而這個數據肯定會逐年上升。目前全球最大的線上串流影音龍頭YouTube,兩個月前才和美國職籃(NBA)與國家冰上曲棍球聯盟(NHL)商討線上直播計畫。之前的合作對象為他們帶來5500萬的到訪人次。


從上述的YouTube例子可知,線上直播賽事吸引來的大量瀏覽人次可以提高廣告收入。網路的點擊率、網路廣告收入以及加值服務,是網路電視的收入來源。以中國為例,PPTV市場部表示,2010年中國的網路視頻使用者有2.65億人;而在去年的廣告收益方面,華爾街分析師則表示,相較於2009年,大幅成長到了20億元。由此可知,網路直播電視有著龐大的潛在商機。


未來的發展 互動!互動!互動!


目前台灣網路直播電視的主要模式為不收費,獲利來源是廣告和隨選視訊等加值服務。網路媒體的分眾性已經愈來愈明顯,在直播電視節目時,透過「網路電視廣告插播系統」,業者可讓廣告主針對網友族群,規劃廣告行銷策略,抽掉原來的電視廣告,換上適合目標觀眾的網路廣告。


與傳統電視相比,網路電視最大的優勢是互動性。為了突顯這個特點,可以透過科技輔助,讓使用者自行選擇節目內容,以滿足每一個使用者特殊的需求,達到收視個人化。例如,提供精彩畫面重播、多鏡頭選擇、即時賽況統計查詢等服務;此外,還可以讓使用者與使用者間、甚至使用者和節目之間,進行適當的互動與交流。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