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怡君
清明時節即將到來,原先意味一種尊重生命的儀式,以「慎終追遠」的念頭向已故的親友、祖先進行祭拜活動,已是華人地區不可或缺的習俗之一。近年來因應環保意識高漲及科技發展,網路掃墓及線上拜拜崛起,成為另外一種新興的潮流。不需要在大熱天人擠人前往掃墓,更不會有塞車、燃燒金紙等環保的問題,使得此種方式似乎成為大眾更加偏好此種選擇。
滑鼠點擊 替代祭拜行為
科技的發展位我們打造一個虛擬化的空間,結合傳統與現代的特色,讓宗教信仰漸漸走向不同的方向,也改變了傳統中國人對於追思祖先與祭祀的方法。利用科技在網路上祭拜祖先、求籤、掃墓,似乎成了一種便利及流行,你所需要的鮮花、素果、焚香及祝禱樣樣都不缺,只需要帶著祝禱的心,並在網路上點擊滑鼠按鍵。
台灣的「銀河網路追思堂」在四年前推動此項服務,在此專門追思網站中,寵物、心愛的物品皆可成為追悼對象,同時有中、西儀式提供選擇。桃園縣政府亦有「清明祭拜服務」的提供,透過滑鼠點選,可載入名諱、選擇三牲素果,亦可燃香及燒紙錢,畫面以Flash動畫提供煙霧繚繞的效果,並提供各種宗教音樂,整體氣氛莊嚴肅穆。
除了網路追思之外,在網路上持香祭拜、點光明燈、安太歲等各種台灣民間信仰的朝拜儀式,皆得以在網路上完成。以求籤為例,只需要透過滑鼠點擊,即可選擇祭拜之物品、花束及「駁杯」之行為,求得籤詩,此方式無需多麼高深的科技技術,只要有網際網路即可達成。
線上虛擬崇拜及祭拜的現象,在網路時代接續出現,顯示網路科技帶來的生活應用及可能性,科技發展讓清明時節的掃墓更加便利,卻也引發出許多爭論。不論這些爭論如何,科技在當中造成的影響,已經使得華人宗教文化的發展過程中,成為另類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