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曾郁文
隨著中國網路的發展和使用人口激增,使得電子商務交易額大幅成長,同時帶動了快遞業蒸蒸日上,中國快遞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達瓦說明,2008年中國個人網路購物額達人民幣1320億元,藉此帶動的快遞業務量高達5億件。
中國網際網路資訊中心(CNNIC)公布報告,2009年網路人口達3.38億,半年內增加4000萬,直至目前依然保持大幅成長。隨著中國購物習慣改變,網路已成為另類銷售管道。通過網路販售,傳統商業可以降低店面及人事成本,還能借助網路的廣度將產品和品牌推廣到部份二、三線城市。專為企業提供電子商務平台的淘寶商城負責人表示,淘寶商城開業一年就有超過50家企業網店,月銷售額超人民幣100萬元,甚至還有網路店家月銷售額逾千萬元。
根據阿里巴巴調查顯示,91%的網路商家認為快遞公司提供的服務會影響到客戶對商品和店家的滿意度,絕大多數網路賣家與快遞公司會形成固定的合作關係。浙江郵政管理局長楊世忠表示,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電子商務行業總體落後10到15年,還有進步空間。
中國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說,中國快遞產業集中度低,東部及沿海地區網路商家密度高,快遞量大,中西部地區則相反,因此部份地區尚有成長空間。去年中國13億人口全年產生約20億件的快遞業務量,而美國3億人口卻擁有75億件的快遞業務量。由此看出,中國人口數與快遞消費量遠遠不對等,貨流市場成長潛力依然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