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龍的傳人? 得先跨過這些絆腳石

記者/葉永祥

在國際間一片「中國化」、「華語化」的聲浪下,中國大陸市場成為不容小覷的當紅炸子雞,就網路世界來說,電子商務、線上遊戲、網路電視以及電信等產業紛紛投入十三億人口的懷抱。


舉例來說,全球熱門的飯店訂房服務網站Hotels.com在今年六月宣布中國版網站上線,正式跨入中國市場版圖;艾瑞諮詢今年曾針對中國大陸線上遊戲市場進行調查,並預估今年可望達310.8億人民幣的驚人產值;艾瑞諮詢同時也統計出中國大陸的網路電視的市場規模高達13.2億人民幣,在金融海嘯的年代,中國市場似乎顯得格外搶手。


然而在人民幣當道的世代,眾家業者都能如願擁抱巨龍嗎?以今年iPhone進入中國市場為例,就遇到了是否該為五斗米折腰的窘境。根據今年七月中國工信部對境內的通信使用調查結果,中國的手機用戶突破了7億,光是七月份就增加了745.2萬用戶,這對於手機業者來說,是何等誘人的大餅。


但正當中國聯通Apple達成協議要將iPhone引入中國之際,卻傳出了「閹割版」的爭議,也就是礙於政策的限制,iPhone若想進入中國市場就必須拿掉WiFi功能,但是對於手機功能以及未來趨勢而言,拿掉WiFi似乎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顯示其政策能然有待破冰之處。


翻開中國經濟發展的內頁,政策的限制可能只是冰山一角的困境。目前中國大陸仍然是處於威權統治,對於網際網路這個必要之惡,政府更無所不用其極的使出看家本領,就是要避免滋生出反對聲音。在Web2.0世代下,網民應該有更多發聲的管道,但是否能通過金盾工程的考驗,成為網路業者進入中國市場須考量的因素之一。


除此之外,雖然常常聽說中國市場最誘人之處在於「人」,十三億人口一人只要能賺一元起碼也有十三億的利潤,但很多人都會忽略市場的真實性,貧富差距與城鄉差距仍舊是中國大陸目前最大的挑戰,若不能放長線到所有的市場,城市地區只能成為大廠的囊中物而已。


最後許多人提到中國大陸市場時,往往對於「資訊的真實性」有著很大的疑問,也就是說,業者看到的調查數據、統計結果往往是相當有說服力且令人安心的,但「報喜不報憂」向來是中國人的傳統,大家所看到的通常只是浮出水面上的冰山,水面底下的市場真相或許需要花更多精力去追尋。

儘管通往中國之路有許多絆腳石,但不可否認的是,中國市場確實在未來的全球經濟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而近幾年來,中國大陸的電子商務也有重大突破與改變,各家大廠激烈搶攻不是沒有理由的,未來這條巨龍能否改變全世界,將會是大家所共同關注的焦點。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