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再靜默無聲 政治2.0時代草根力量崛起

記者/盧心怡


網路科技日新月異,隨著Web2.0時代來臨,群眾體現雙向互動的可能,愈來愈多人藉由網路參與公共事務,有效將個人訊息傳遞出去,網路草根力量逐漸發酵,網路上正籠罩一股全新媒體勢力。


網際網路發展下,部落格、輿論平台,及社群互動的網路工具,轉而成為眾人發聲管道,興起分眾媒體趨勢。過往,諸如電視、雜誌、報紙等傳統大眾媒體,訊息內容早已被篩選、修飾,換言之,群眾在當時僅是被動的接收者。在Web2.0時代,訊息內容的篩選模式產生化學變化。從單一被動接收者,轉為雙向溝通者,利用網路,可將公民力量串起,進而匯聚成一股強大力量,成為推動政治和社會改革助力。


部落格出現,促使民眾由資訊的消費者轉為提供者,愈來愈多人透過部落格發表言論,實踐網路公民的夢想。根據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公司,針對台灣地區2007年部落格使用調查,台灣已有七成網友坐擁部落格。網路訊息傳遞的力量、速度,已超越一般傳統媒體。部落格的出現,讓每個人針對有興趣議題,主動搜尋並在閱讀後發表看法,更讓一群擁有相同愛好、想法的網民集結,群眾此時也由被動吸收訊息者,轉變為主動發聲者。當一群部落客互相串連的結果,往往具有廣大讀者及影響力,在Web2.0時代下,逐漸掀起的草根力量不容小覷。


網路的便利性,讓網民更容易與他人談論相關政治議題。當社交網站急速竄紅的同時,愈來愈多政治人物藉由FacebookTwitter等網站,與網友互動。網路對政治人物來說,能建立良好形象,且拉近與網友間的距離。歐巴馬在競選美國總統期間,之所以從黨內初選到最後順利入主白宮,社群互動的網路工具占有極大催化力量。近年來,國內政治人物亦開始注意這股強大網路傳播力量,紛紛經營起專屬個人的社交平台,透過網路即時、互動的特性,與網民分享生活點滴,貼近網民生活。


網路快速且強大的傳播力量,扭轉過去由上而下資訊傳遞模式,讓更多網民掌握資訊的發球權,一同參與公共事務。政治人物若善用網路資源與網民溝通,將能形成支持群眾,這些支持者不但會集結網民力量,幫選者拉票;當遇到不當批評輿論紛湧而上,網民則會第一時間跳出做辯護。一股超越傳統、充滿創意的新興力量正在網路醞釀,有效集結發聲力量,就能發揮極大效益。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