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葉永祥
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已經改變了許多思維,而新型的生活方式也不斷地在研發當中,以「學習」為例,過去總認為學習應該是發生在教室裡、透過一位老師的口述教學、與一本本厚重的書本,然而隨著資通訊的不斷創新,世界各地早已掀開數位學習的歷史新頁。
他山之石 混合學程與社群成趨勢
近年來,國外一些數位學習業者在不景氣中突破重圍,紛紛繳出亮眼的好成績。舉例來說,美國麻州大學的網路分支UMASSOnline發現學生數有大量增加的趨勢,較上一年增加26.2%,並為學校帶來近900萬的收入。為何學生人數會增加呢?其推出的「混和學程」(blended program)或許是吸引學生的關鍵,所謂的「混和學程」指的是學生除了在虛擬教室上課之外,也要到實體教室進行測驗、討論或者是互動等等,這樣的模式不僅讓校方不用支付太高的成本,學費也比較不貴,很適合求學者的需求。
另外,線上學習系統ePals結合了當紅的社群網站概念,透過教室與教室之間的連結,讓學習可以跨國進行,舉例來說,台灣有一班在學日文,日本有一班在學中文,兩班學生可以透過ePals來進行互動與學習。ePals的經營核心是,提供社群網站最簡單的部落格撰寫工具,並加入影音對話功能,用最簡單的方式來學習。
因應社會趨勢 台灣數位學習多頭並進
反觀國內的數位學習發展,可以發現與社會發展趨勢有相當大的關係。在這波經濟不景氣中,失業率不斷竄升,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統計,今年五月份的失業率已經來到歷史新高的5.82%,失業人數達到63萬3000人,各相關網站相繼推出相關的認證課程,提供待業者一個進修的管道,例如104人力銀行曾與外部廠商合作,推出免費參加的Autocad等課程,讓社會大眾可以提升自我的職場競爭力。
而為了因應大學與高中職的多元入學方案,有業者結合ITS技術與補教界的內容資源,推出線上學習網站「考前大補帖」,提供考生題庫練習與一對一考前複習,顛覆傳統的升學教育方式,更重要的是,這樣的方式也縮小了城鄉差距,學生不必舟車勞頓敢到市區補習,只要有簡單的網路設備,也可以進行課後輔導。
創新服務翻兩翻 是寵兒還是祭品?
儘管數位學習服務不斷創新,但各國的發展依舊無法突破,其有兩個比較關鍵的原因,其一是內容部分,一個成熟的數位學習產品除了需要技術之外,內容的獨特性與實用性也是吸引消費者的因素;其二是消費者的接受程度,數位學習創新的成功關鍵往往取決於消費者接受度,例如今年火紅的電子書,是否能成為市場的新寵兒還是淪為消費者的祭品,都將是未來創新服務所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