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盧心怡
隨著科技進步,電腦使用普及,網際網路已成為人與人之間重要的橋梁。透過網路,不僅將訊息無遠弗屆傳遞出去,同時,也能收到來自世界各個角落的消息。在Web2.0時代,諸如Twitter、YouTube等社交網站,相較於過往的網際網路,更添增了互動性及即時性。在傳統媒體受到政府封鎖的國家中,因為網際網路,許多訊息得以向外發聲進而得到支援。
網路論壇編輯表示,一些政治民情封閉國家,如中國大陸或伊朗,不喜歡將政治透明化,討厭媒體,除非媒體是替官方做政治宣傳,否則不喜歡媒體介入。在中國大陸,當地政府對傳統媒體管制,與網路監控日漸增強,甚至採用西方大公司提供的技術來封鎖網絡,並要求網路公司協助政府過濾敏感性言論。
對於過濾敏感性言論,根據專家指出,中國大陸封鎖了大部分提及法輪功、六四事件或異議政治團體的網站,網路所過濾的關鍵字多達1,000到1,500個。儘管中國大陸對傳統媒體實行新聞管制,並監控網路,但網路科技日新月異,透過當地公民記者報導,藉助網路、手機等方式,將訊息上傳至部落格、YouTube等網站,得以主動將訊息對外發布。
伊朗選舉動亂事件,因為透過網際網路,將訊息向外傳遞,得到全世界聲援。伊朗選舉後,動亂一發不可收拾,且愈演愈烈,反對派群眾,不滿選舉不公,紛紛上街示威抗議,伊朗當局開始展開鎮壓,警察不分青紅皂白,當街毆打群眾;甚至有人從屋頂向下掃射民眾。一名叫娜達的女大學生上街示威,卻遭到當局政府無情鎮壓,導致中槍倒地不治,在鏡頭中嚥下最後一口氣。椎心刺痛的消息、怵目驚心的畫面,皆是透過網際網路,由伊朗民眾站在第一線拍攝,再上傳至YouTube,進而讓全世界得知真相。
Twitter在伊朗混亂政局中,也是當地居民對外發聲的主要管道。Twitter讓人隨時發表感想,使用介面簡單及使用方便,不僅可用於電腦上、也可透過手機瀏覽及書寫訊息。Twitter的即時性,遇到事情的當下即可直接分享出來,透過人際關係和即時傳遞的特性,馬上被傳遞開來,在伊朗選舉事件中,就是利用社群網站得以撼動全世界的力量。
伊朗動亂整起事件,根據國際媒體觀察,與六四天安門事件非常類似,當局政府展開血腥鎮壓。儘管伊朗政府為箝制國外媒體報導,將所有消息對外封鎖,相較於天安門事件,最大的不同,在於網路發達的今日,透過電腦網路,一舉突破封鎖令,讓全世界在第一時間得知伊朗局勢最新發展。在傳統媒體受到政府封鎖的國家中,也因為網路科技發達,人民得以有效向外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