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侯佳蘋
即日起網友若在Google Profile自行編輯個人檔案資料後,到Google查詢自己姓名,搜尋結果頁面最下方就會出現剛才的編輯內容,此一服務讓使用者可自行決定想要呈現給其他網友的個人資訊,提高網路用戶的自我揭露權。
簡單來說,Google在搜尋結果中增加了個人檔案搜尋功能,使用者可先透過Google編輯自己的個人檔案,讓其他網友在Google查詢自己姓名時,能夠搜索到使用者自行預先建立好,願意公開的個人資料,同時也提供連結轉至完整的個人頁面,而Google也會提供同樣名稱在MySpace、Facebook、Classmates與LinkedIn等知名網站上的連結。
Google軟體工程師史托雷(Brian Stoler)指出,大部分網友會利用Google查詢自己或別人的名字,然而呈現出來的結果難以盡如人意,可能會有同名的情況,更甚者可能會挖出使用者不想給其他人知道的資料,而Google希望能改善這點,讓網友擁有更多決定權。
有產業觀察家認為,Google提供新方法讓用戶可自訂網路形象,並打造類似社交網站的連結。不過,也有其他人擔憂Google並未提供相關過濾配套措施,可能會造成網友隱私權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