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鍾函芸
1999年,電信業者和信電訊,透過互動式行銷的方式推出任賢齊情人選擇廣告「琳達vs.安琪」,讓觀眾就像看連續劇一樣,可以決定劇情的結局,並且透過觀眾簡訊票選方式來決定結局,消費者亦可上網查詢兩位女主角琳達與安琪的人氣指數。
在電視、網路強力造勢下,和信電訊「輕鬆打」互動式廣告創下八十萬人次參與話題,這廣告承襲和信不斷塑造輕鬆打領導流行的健康形象。當然,這廣告也帶動觀眾討論廣告結局的風潮,還分成琳達派與安琪派的兩方人馬的拉鋸戰。
這首次出現的待續篇式廣告,實際上已為和信電訊帶來高度曝光,因為無形中它成為觀眾茶餘飯後討論的話題之一,這支廣告成為台灣「互動行」的創舉,也替往後的互動式行銷手法開啟先例。
繼和信電訊「輕鬆打」互動式廣告,互動式行銷已在台灣廣為使用,不論是猜「誰讓名模安妮懷孕」,還是拯救王心凌的英勇王子是誰,通通只播一半,為的是引起觀眾的好奇與注意。這兩則廣告,除了具有高度的懸疑性,最重要的是未被揭曉的答案塑造了期待感,並且期待下一波的廣告,甚至被誘導到網站上搜尋相關的訊息。這類的廣告大多結合電視與網路的傳播管道,將此議題引爆發酵,透過觀眾之間的討論與互動,希望能達到高度的曝光率與效益。
Yahoo!奇摩搜尋所推出的「誰讓名模安妮懷孕」,主要是透過電視說故事的能力,成功創造懸疑性及話題性,接著再透過電視將觀眾帶到網路上,進行主體的網路行銷。
在電視廣告中,風情萬種的名模,在鎂光燈前大方坦承自己懷孕,不過孩子的爸是誰,卻推說是上天的孩子,然而,四個男人:富商、經紀人、醫生、男模,都是被點名的可疑對象。
在這個互動式廣告裡,事實上讓名模安妮懷孕的人,就是受廣告吸引、上Yahoo!奇摩網站搜尋找答案的網友。名模懷孕只是個噱頭,目的是要大家產生好奇,上網體驗Yahoo!奇摩搜尋引擎的「找得好,最好找」。「名模安妮廣告」推出四週,已成功吸引近177萬人次瀏覽該網路活動,Yahoo!奇摩的搜尋次數也高達1,200萬筆,也可看出這檔廣告已創造話題性與宣傳性。
樺達喉糖同樣也採用互動式行銷,結合電視廣告與網路活動,利用代言人王心凌執行許多公關新聞曝光,網路活動則沿襲廣告劇情主軸「關鍵時刻,誰來救王心凌」,推出尋找王心凌救命恩人的懸賞猜謎活動。
在廣告中,速行駛的火車即將迎面而來,瘦弱的王心凌鞋跟卻卡在鐵道縫裡,兩名男子飛奔而來試圖相救,無助的她只能大叫,關鍵時刻究竟誰能營救她?而兩男救一女的情節,希望觀眾猜出到底是誰救了王心凌,而最後的結果則是王心凌利用樺達喉糖發揮獅吼功、震退火車。該廣告利用「關鍵時刻,『誰』來救王心凌」的主題強化懸疑效果,引起觀眾注意,並且在網路上舉辦相關活動,增加話題性與其產品曝光率。
即使兩則廣告的類型與播放手法順序不太一樣,但是,兩者在營造懸疑感、話題討論上卻有異曲同工之妙。另外,最重要的是,這些廣告都有效地操作互動性行銷,利用電視廣告吸引觀眾的注意,並結合網路活動將此活動議題發酵,有效地達到行銷活動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