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戴瑋庭
為了提升客戶使用線上交易時的信心以及減少因為詐欺行為導致的損失,分析家指出,在未來兩年,將會有愈來愈多的銀行使用安全軟體之外的實體物件,以提供銀行客戶更為方便且安全的線上交易機制。大部分的新型安全物件將可依照客戶需要而自行選擇使用,對線上交易存有疑慮者能夠選擇使用額外的步驟來增加交易時的安全性。
各家銀行正在進行各種研究以杜絕線上交易詐欺事件,或者至少設法降低事件發生的可能性,而除了現行最常見的以用戶名稱以及密碼來確認客戶的身分,銀行正在研究新型實體金鑰以作為進入帳戶時有效的過濾關卡。在歐洲的一些國家,這樣的裝置已被廣為使用,然而,在美國,銀行業者卻認為這些硬體設備相較於安全軟體的建置是過於複雜且昂貴,因而不願使用。
但相關的安全軟體往往是需要多重手續以確認客戶的身分,例如以照片或者指紋等項目配合,才能夠進入客戶帳戶。但若是使用實體的安全金鑰,客戶僅需要如同提款卡般的操作步驟—一組密碼加上一項實體的物件,便能夠進入帳戶。但和提款卡不同的是,經由電子交易系統,你將會在螢幕上讀取到一組持續變換的數字,將數字鍵入電腦中,交易才能夠進行。目前E-Trade Financial提供高級客戶免費的實體安全金鑰,並向一般客戶收取25美元使用費。
但分析家指出,這樣的裝置並非萬無一失,為了避免資料被竊取,首要之務是避免使用公用電腦,E-Trade也在其網站上警告使用者避免在公用電腦上觀看個人的財務資料,希望能夠將線上交易之犯罪發生率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