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識數位廣播DAB了嗎?!

記者/陳志豪

數位音訊廣播DAB是「數位音訊Digital Audio Broadcasting」的簡稱。有別於傳統類比訊號廣播技術,它全程採用數位科技處理音源訊號,透過衛星或地面發射站發射數位訊號,成為繼第一代調幅(AM)、第二代調頻(FM)後的第三代數位廣播(DAB)。

第一代調幅AM頻寬10KHz,由於靜電容易附在音波尚且無法剔除,音質並不好,發射功率效益的訊號/雜訊比大於60dB也很低;第二代調頻FM頻寬250KHz,音質較佳,發射功率效益為訊號/雜訊比大於200dB,不過訊號依舊容易受到干擾,高山或建築物就能阻礙訊號傳送,而相鄰發射台必須錯開發射頻率,以免多重路徑干擾。

第三代數位廣播DAB的頻寬1.5MHz,僅需要大於10dB的訊號/雜訊比,發射功率效益高,使用頻率及時間交錯,通道容錯編碼技術,不易受到干擾,還可修復雜訊干擾的錯誤,同時COFDM(編碼正交頻分多工Coded 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解調標準可抗多重路徑,相鄰發射台可用相同頻率,形成單一頻率網路;此外,DAB的附加價值服務擴及文字圖象,甚至可結合GSM達到雙向互動功能,這是前二代廣播無法做到的。

目前DAB傳輸技術上主要有兩大系統,分別是Eureka-147與DRM。台灣將使用的Eureka-147系統規範,是1986年由德、英、法、荷制定的Eureka-147系統,透過地面或無線衛星傳送CD音質的音訊,可用分割技術處理音訊及資訊傳輸,或是不分割採用MPEG LayerⅡ確保音質,具有單音、立體聲、多語文與環場音效等功能。

從以上技術層面的分析結果,簡單歸納一下數位廣播技術面的優勢,包括:消除干擾、不會訊號衰弱、提升功率效能(低功率耗損)以及收聽靈敏度、增加頻譜資源的利用效率、實現全國性單頻道網路、收聽CD音質音效(聲音音質20hz~20khz)、同時傳播多媒體數據內容的節目或資訊、全區採用同一頻率、更多的廣播節目容量、快速移動時接收不受影響等優點。若就服務面來看,訊號接收更穩定、操作較人性化、節目附加資訊更豐富、並可結合Internet、GSM、Pager、GPS、PDA,比起傳統類比廣播更多元、附加價值更多。

不過數位廣播還是有其發展上的困難與缺失。技術面上最主要的問題是穿透涵蓋率:如何讓建築物中的接收器收到訊號並且完整地解碼出來?經營面上該如何達到規模經濟?人才方面新媒體人才要如何培養、招募,如何以DAB的概念來思考節目製作?政策面而言,現行的廣電法不見得適用於DAB,那麼數位廣播的法規界定為何?規格、執照的核定標準在哪裡?打造數位電台的成本極高,政府是否承諾輔導補助或是完全由民間業者合作?就消費者的觀點,數位廣播的內容若與AM/FM大同小異,就很難接受這樣的新產品,如何建立這是民眾必須的服務的共識?這些都是數位廣播推廣上極待解決的課題。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