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交易別緊張 談如何降低知覺風險

記者/林主榮

近年網路拍賣逐漸成為風潮,網路購物交易頻繁,使得C2C、B2C電子商務有不錯的發展,許多研究者熱衷於虛擬與實體購物情境的比較,而存在於實體的「購物知覺」也同樣存在於虛擬的購物空間當中。

所謂「貨比三家」才不吃虧,買東西不僅要挑品質,還要挑價格,商品好或不好,總是要實地走一遭,一探究竟才能下斷語。不過,黑心商品充斥市面的當今購物環境當中,要當一個精明的消費者,在購物時所要注意的環節更多了,「比貨、比價」的概念又根據商品種類的不同,不斷推出新的購物須知。如此一來,購物時的決策變得更加複雜。

而消費者在電子商務的購物流程上也受到相同的衝擊,使得購物決策成為一條漫長的路,影響購物的頻率以及交易的金額、數量。

那麼,在電子商務環境當中,究竟有哪些知覺風險存在於買賣雙方?聰明的消費者又該注意哪些購物須知?而網路商店店家又該如何致力於降低知覺風險呢?最後以降低財物知覺風險為例,作為本期的報導。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