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付費 到底行不行?

記者/黃文茹

電子商務的出現,改變了人們的消費方式及商業習慣,因為在網路上進行交易,造成了人們在網路上的信任不足。一大堆的調查數據都顯示,消費者在網路上購物最擔心的就是付費的安全與否;不上網購物的受訪者也都表示,最大主因就是擔心付款方式不安全。而電子付費工具在電子商務四流:商流、物流、金流、資訊流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可或缺,因此,筆者將試圖探討不同的電子付費工具,以比較其適用性:

台灣人最愛的電子付費工具是什麼呢?根據蕃薯藤的2003年網路調查顯示,台灣的網路使用者網路購物最常用的付費工具為線上信用卡付款。資策會2004年台灣網路使用者行為報告亦指出,網路購物最普遍的付款方式,以線上刷卡最為普遍。

以方便性而言,信用卡付款方便性相當地高,只需輸入信用卡號、身份證字號等,就可立刻進行交易。然而,信用卡付款長久以來就存在的偽卡氾濫問題,消費者怕在網路上使用信用卡會被盜取,商家更怕有人以偽卡來消費,從此「營收」變「呆帳」;此外,發卡銀行向商家所收取的手續費,假若商品金額不高,那麼商家提供信用卡效益也不高。

於是小額付款的誕生,解決了信用卡付款的不足之處。由於小額付款的高便利性,消費者在網路上購物時,只需輸入由廠商所提供的帳號與密碼,且金額額度低,較沒有安全上的疑慮,目前有許多數位內容網站、ISP業者、遊戲軟體廠商都是以小額付款為主要付費工具。但小額付款的額度較低,目前大多是應用在如:算命、電影、歌曲下載、線上遊戲等於小額的商品交易,適用範圍較小。

另一種較新的電子付費工具為智慧卡,一般而言,內涵IC晶片卡都統稱為智慧卡,如:悠遊卡、統一超商「icash」儲值卡等。由於智慧卡的安全性與保密性都比磁條卡佳。且配合財政部規定,我國磁條金融卡將在2005年前全面換發為IC金融卡;磁條信用卡也將在2006年前全面更換為IC信用卡。未來消費者在網路上消費時,透過網路銀行,只要金融卡插入讀卡機,就可直接進行扣款的動作;或是輸入安全性較高的IC信用卡將可減低消費者對信用卡的安全疑慮。

不同的電子付費工具皆有其適用性,而要促進金流的發展,除了電子付費工具的安全機制的提昇,仍需配合法律的實施,如:電子簽章法等,最重要的仍是民眾對電子付費的信心與接受度,才是影響電子付費發展的重要關鍵因素。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