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白師瑜
垃圾郵件的問題一直受到各界關注,各家ISP業者對於防堵垃圾郵件的方式,主要多為管制大量郵件寄送。且於今年4月在台灣網際網路協會TWIA中已達成協議,開始共同合作來防堵動態IP所發送的垃圾郵件。
協會成員包含國內主要ISP業者:Hinet、Seednet、APOL、Giga、TTN、Sparq、So-net等,已建立ISP間電子郵件系統技術聯絡人資料,加速異常大量郵件流量檢舉與處理。並共同建立台灣RBL資料庫(Realtime Blackhole List),來阻攔垃圾郵件寄件者。而自4月15日起,各家ISP也一同拒絕接收動態IP架設郵件伺服器直接寄送的信件。此外更與國外相關組織合作,來解決跨國垃圾郵件問題。
而除了共同的防堵作法外,各家業者也各有不同的防堵措施。中華電信會主動針對e-mail信箱及連線的IP進行監控。假使在一定時間內發現該用戶的信箱的發送量超過設定值,就會阻擋其信箱發送郵件。此外,如果發現信件中具有病毒信的附檔名,會主動為用戶擋下。在網頁上也提供用戶檢舉垃圾信箱,如果用戶上網申訴,將進行追查,若屬實也會將發送信箱停權。
而So-net除了定期監測由各家ISP所寄送之廣告信件外,當So-net會員帳號有異常的發信數量或是連線次數,則So-net郵件伺服器將限制其IP寄信1個小時,且用戶也可利用網頁自訂信件過濾規則。數位聯合也是採用大量信件的管制方式,並收集國內外發送垃圾信件的黑名單,來進行攔阻。速博的做法則是針對大量發信用戶發出一次警告信,若再犯即開始停權,剛開始停權一個月,再犯則停權3個月,若再發生,則將終止服務。
上述方法為ISP業者對垃圾郵件的因應之道,但為了避免個人資料外洩,用戶最好避免在不知名的網站登錄個人資料,或是使用垃圾郵件的過濾軟體,以避免垃圾郵件的侵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