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伸閔
還記得前陣子網路上火紅的「無間道之CD-PRO2」嗎?帥氣的劉德華被化名為「GY仁」,苦苦哀求被化名成為「度爛明」的梁朝偉,只為了買到市場上一機難求的高級音響。閩南語的配音、搞笑的對白,讓網友捧腹大笑,卻惹惱了影片商,認為是侵犯著作權的「惡搞」。
最近,搞笑「無間道」的系列作者,都接到電影在台發行商群體工作室的警告,要求停止剪接竄改的行為,否則將以侵犯著作權的採取法律途徑。而這將引起網友不小的話題討論。有人認為破壞偶像形象,盜用電影片段也有侵犯著作權之虞,本就應該禁止;然而有更大的聲音認為,網友改編無間道無非是博君一笑,並非用在商業營利,更不會損及片商的獲利,反而會提高影片的知名度,不懂為什麼要禁止?網路的創意因此被法律所扼殺。
最早搞笑「無間道之CD-PRO2」始祖劉裕銘,本身是布袋戲的混音師,自行剪輯無間道電影片段,重新配音,再加上買不到CD-PRO2的個人經驗,網友劉裕銘短短幾個月內創造了一股搞笑版無間道的風潮,令網友們看的捧腹大笑之餘,也帶動了用創意來一番的電影改編潮流。之後,有網友跟進陸續改編了「我是助教版」、「iPod版」,甚至還因應時事,延伸出「總統大選版」及「校園風雲版」。不過,這些短時間都不會再看到了。
這股改編熱潮,將在發行商的警告信下漸趨平息,不過,台灣網友的改編創意讓大家驚豔,惡搞(kuso)的功力也不遜於日本,竟然有如此豐沛的創意構想,網友也紛紛期待有下個議題,將引領另一波的網路創作風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