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撰稿 /楊舜慧
日本數位內容產業多為中小企業,並且以國內市場為中心,所以多採投資事業組合的方式,調度大型製作專案的資金。因此,組合數位內容產業與週邊產業成立製作委員會調達資金,並區中協調其間複雜的權利關係,成為日本型資金周轉模式的交易特色。
廣告公關公司、電視台與大型製作公司,為數位內容產業的主要出資者/風險承擔者,形成鐵三角的利益關係共同體。因為,電視台是播傳數位內容的重要通路,必須給付大型製作公司製作節目的製作成本,再經由販售廣告時段,從廣告公關公司,收取播放廣告內容的收益。所以,日本型資金周轉模式中的權利關係裡,廣告公司在製作委員會裡佔居重要的位子,常常必須整合其他的出資者/風險承擔者,包括:中小型製作公司、遊戲製造商、玩具製造商、出版社、電影公司、原創者、金融機關。
我們可從日本數位內容公司大型製作專案資金籌措的成功案例-「魔豆傳奇」,來看日本數位內容公司的資金周轉模式。電視豆公司的「魔豆傳奇」曾經獲得工業局「國際級動畫雛形獎」,之後於2003年在日本東京動畫展推出時,受到日本各界好評與注意,並獲以《銀河鐵道物語》等作品在日本享有盛名之星球影像製作公司青睞,協同日本富士集團旗下負責發行之FCC公司(Fuji
Creative Corp.)爭取共同製作。
「魔豆傳奇」原作總設定:松本零士;企畫:近廣史(星球株式會社);編成:吉田豪(BSフジ);製作:相原英雄(星球株式會社)。「魔豆傳奇」製作費:1億2仟萬台幣(4億日幣),臺灣出資50%,約6仟萬台幣,其中TVbean出資2仟萬台幣,其餘將招集臺灣業者共同出資,共同製作《魔豆傳奇》26集。另外,洽談國內外夥伴,包括日本:星球株式會社、住友商社、三井商社、NHK;韓國:三星。預定的撥放頻道,包括日本:NHK
、CS
Kids、Tokyo
TV;臺灣:三立。
原創主要獲利來源為三:首先是,角色、場景、美術等設計費。其次是,全球撥映收益+
DVD / VHS
販售:原創分紅=總收入x
3% (以DVD為例,每片零售價5,800日元,原創分紅=
174日元)。最後為,全球衍生商品授權收益:原創分紅=(總收入-20%
仲价費)x
30%* = 24%(以SUNTORY
預定為商品造型代表之使用權費用為例:¥20,000,000
(一年)
x 24 % = 4,80,000
原創分紅)。此外,電視豆與星球影像製作公司正積極與日本上市證券商ITM以及台灣多家銀行及創投公司,進行「動畫信託事業投資企劃」,初期預計募集40億日元,投資臺、日兩地10個動畫系列(每系列26集),將臺灣動畫產業與先進的日本動畫產業做更緊密地合作。
總之,日本數位內容公司資金籌措方式可從「市場」和「資金的持有者」兩大面向來看。在「市場方面」,可分為「非公開市場」和「公開市場」的資金籌措方式。在「資金持有者」方面,可分為「自己出資」和「他人出資」挹注。為了使資金有效的流動,日本數位內容公司資金籌措方式可以多樣化,未來日本數位內容公司資金籌措方式的多樣化,將朝公開市場投資和證券化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