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音樂的夢想天空

記者/蘇伯方

2003年中,APPLE公司推出了舉世矚目的iTune Music Store數位音樂下載服務,四個月賣出一千萬首歌,而其搭配的專用iPod隨身聽也成為國際間熱門的搶手貨。這一年,堪稱國際間收費數位音樂的元年。

在iTune之前當然也有數位音樂服務,但APPLE卻能夠搭配其專屬硬體做良好的數位版權管理(DRM),讓使用者間不至於無止盡流通下載音樂,而且單首音樂只賣0.99美分,售價低廉並提供簡單易用的線上試聽服務。APPLE創造了一種愉快的使用經驗,使用者當然愛用而且願意付錢,根據MIC資策會表示,iTune Music Store每週都能維持45~50萬首的銷售量。

2003年,APPLE創造了圖形電腦之後的另一項奇蹟。到了2004年,許多企業都想要搶入數位音樂這一個龐大的產業。Yahoo!SONYHP微軟都看準了2008年,數位音樂將佔目前整體音樂銷售市場的11%,對美國而言,這是一塊3億9000萬美金的市場,對歐洲而言更高達5億5000萬歐元。台灣的年代集團也期待在2004年初成立第一家台灣的網路唱片行 – iMusic。

本次專題以歌曲「夢想天空」為名,該歌曲為台灣第一首付費下載的單曲,在盜版、網路交換、P2P軟體對CD銷售的左右夾攻之下,企圖打開另一片音樂的夢想天空。本文也企圖從各大企業的經營模式、數位版權管理來為各位讀者描繪數位音樂的夢想天空。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