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化是萬靈丹?

記者/鄭詔文

由於工商環境的瞬息萬變,企業實行M化早已是個沸沸揚揚的議題,尤其近年來在行動通訊領域各業者的積極宣導與教育之下,絕大部分企業多意識到:「不M化,企業競爭力就無法進一步提升」的危機,也有許多企業享受到M化之後通訊成本降低、溝通與工作效率提升的種種好處。

話雖如此,M化在推行之初,由於無線設備及基礎建設環境尚未成熟、前後端資料同步化機制不完整,以及存取安全不夠成熟等問題,因此實行上並不如想像中順利。許多對企業M化的質疑便漸漸地被提出來討論,大家開始關心企業M化的本質究竟是什麼?企業真的需要導入M化嗎?導入的時機對嗎?有其他替代方案嗎?此外,市面上各種企業M化相關知識與解決方案令人眼花撩亂,無不使出渾身解數展現強大的無線功能,企業在面臨M化潮流時,究竟應如何決定是否導入M化,或是應導入何種系統以符合企業自身的需求。

事實上,企業要成功地導入M化,必須先了解M化的成功絕非來自於同時建置多樣系統,也不是把所有先進的M化解決方案一網打盡,而是要針對企業本身的流程,選擇最適合的產品,並根據需求的強烈排定優先順序。另外,M化要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才能產生效益,要獲得企業經營者的支持才能順利落實,然而使用者和經營者的觀點常常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因此如何在經營者與使用者的分歧意見中找出平衡點,也是M化是否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

而在決定是否要導入M化前,企業應先檢視自身的需求,再來評估導入的必要性與急迫性。在這方面,企業可以透過五個指標性問題,作為導入M化與否的基礎,這五個問題分別是:企業多數員工是否經常需要離開辦公室或自己的座位才能完成工作?部分員工是否經常在公共場合與客戶洽談業務?是否為員工配置筆記型電腦以利公司各種工作之推展?主管是否必須需要更即時的資訊,以掌握業務狀態或處理業務進度?業務代表是否經常在外,必須要隨時與公司進行業務上的聯絡?

M化並非萬靈丹,企業在導入之前必須詳加審視與評估,M化為其帶來的效益何在。最重要的是,必須找出使用者的需求,增加使用者使用新系統的意願,並以教育訓練的方式,協助使用者將科技應用於實際的工作流程之中,才能達到M化增加工作效率的最終目的。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