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兒童也有一片天

記者/陳志昌

網際網路並不只是商業或成人的世界,在某個程度上來說網際網路也類似一個真實世界,組成份子包括了男人、女人、老人、年輕人當然還有──兒童。網路使用人口逐年有下降的趨勢,當然這除了歸功於科技操作的人性化,一方面也需歸功於教育與政府對NII的大力倡導。針對兒童使用網際網路越來越普遍,以下便從兒童網站的訴求對象為角度替國內的兒童網站做分類與介紹。

以目前國內兒童網站設計內容看來,其訴求的兒童年齡應為心理學上後兒童期的小朋友,年齡介於6-13歲。筆者以國內網站為例以網站訴求對象、內容設計區分為兒童網站為三種類型。通常我們會以為所謂的兒童網站就是針對兒童所設計的,但筆者以為,以目前國內兒童網站而言,若依據網站的訴求對象可分為三類,第一種的訴求對象為成年人,如家長、教師、保母或是與從事兒童教育相關的人。這類的網站以提供家長或是從事教育人員相關兒童訊息的資訊或者經驗的交流等。這類型的網站有如便便兒童公益網站,這個網站結合個案研究、身心輔導、提供婦幼安全手則、幼教公益活動資訊、線上醫師諮詢、兒醫療資源等功能。或是以凸眼大金魚的家為例,該網站是以一個教育者身分設立網站並在網站上提供討論兒童的教學活動設計或是教學經驗的分享等。Seednet親子網站則專門提供家長分享在教育或是與孩子在相處上的一些心得與困難。套句廣告詞來說,從前每個人都是當了爹娘後才開始學如何當人家的爸爸媽媽,但透過網際網路,每個初為人母人父的家長將不必在教育孩子的路途上獨自摸索、實驗,因為在類似的網站中就像是獲得百家精華一樣,一切問題都有個對策,就算沒有,也可以在線上求助。

第二類型則為親子同樂型的網站,如此分類是因為在這類型的網站中並不只有專為兒童所設計的內容如、遊戲或是學習或發言天地。同時這類型的網站也提供了家長與孩子共同參與活動或遊戲的機會,如在三毛兒童王網站裡除了提供小朋友的學習、遊戲與發表意見功能之外尚設有一個所謂的「全能家庭」的功能,透過全能家庭,父母可以收到自動的節日、生日提醒或是收到孩子希望提醒父母的事項,如學校的校外教學、比賽等等,也就說藉由網站來達到與家庭成員隨時達到互動、溝通的功能。

第三類型的網站則是完全針對使用者是兒童來設計的網站,這類的網站有以藝術、文學、美勞或是表演、教育或遊戲為主題的網站。這一類的網站如兒童家族這個網站裡提供了兒童發揮創意的空間如將自己作品如繪畫、作文刊登並可與網上其他兒童做交流。或是如kiddy聊天室是專門針對兒童設計的的一個聊天與交聊訊息的網站,在這個網站當中,兒童可以與來自各地的小朋友做生活的分享與資訊的交流。

在這三類型網站中,目前而言第二與第三類型佔較多的數目。但無論是第二或第三類型網站的的內容設計(如文字困難度)或使用介面上依然是延續成人角度所設計,因此,針對兒童上網越來樂普遍的今日,兒童網站需要的是更多從兒童觀點與需要所出發設計的網站。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