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月在集資平台購買了一件電器,原定月前要出貨,但提案方至今才開始第一批出貨,引來許多贊助人的抱怨,除了詢問電器究竟何時到貨,甚至揚言退貨者,也不在少數。
大概瀏覽抱怨的留言,有些人可能對集資平台的實際運用可能有所誤會。比如說,為何提案方設定的達標門檻很低,有的才10萬,但研發製造成本不可能這麼低吧。事實上,很多提案方並沒有將集資平台視為「開發集資」,而是將集資平台視為「廣告宣傳」平台。提案方多半是代理商,電器早已經在國外銷售多時了,只是代理商透過集資平台宣傳電器進軍本土市場。
集資平台本身擁有大量潛在客戶(贊助人),透過集資平台「測水溫」,提案方大概可以知道引進產品的「預售熱度」。已經勢在必行的提案方,將達標金額調低,一定會達標,一定會出貨;也有許多提案方訂了一個合理的達標金額,藉此評估此產品是否受到市場青睞,一旦集資不如預期,提案方自然可以全身而退,不用向贊助人交代;而提案人也可以評估此一開發專案是否要踩煞車了。我曾聽一位電商前輩說,如果在集資沒有達標的話,他通常會委婉勸退提案方,不要再搞這個產品了。因為連集資門檻都過不了,就代表市場接受度低,再投入更多研發製造成本,血本無歸機會更大。
至於我上述提及,電器未能如期出貨,在集資平台其實也非少見。尤其近年因為疫情關係,全球零件供應鏈與航運大亂,許多製造/運輸風險本不再預期之內。所以如果「早早知道」不能如期出貨,提案方其實早就該留言告知贊助者了,而且要重新評估新的(分批)到貨日期。網路時代的購物負評,對一個新進「產品」而言,是一個很大的傷害;如果是新進「品牌」,更會影響未來是否能深耕當地市場。
審慎面對新的到貨日期,甚至可以加碼贈送小禮物,多多少少可以弭平贊助人的怒氣。集資平台本身就是試水溫與宣傳功能,提案方的達標金也會被抽一筆不小的固定趴數的傭金,因此我覺得是提案方是不用把集資平台當成賺錢的銷售工具,而應視為「初期投入營銷成本」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