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交通正發燒 「微型移動」會帶往大好還是大壞?

記者/張思誼

台灣的機車文化為歷久不變的特色之一,根據交通部調查,台灣的機車密度高居亞州之首。不過,隨著人口成長及環保意識的高漲,交通壓力已成為不可忽視的問題,共享交通的商機便在此情境下萌芽。共享交通高喊「以租代買」的口號,以具備新科技、便利性與環保節約的正面形象登場,期望解決城市庸碌的交通壓力,也透過科技打造智慧城市的奠基。然而,近年來共享經濟因遊走法律邊緣而風波四起,如此一來,共享交通的美好藍圖是否終成海市蜃樓呢?

■共享交通利用科技創造商業產值,打造智慧城市的奠基(截圖自/新出行官網)

共享交通商機夯 成為生活新風尚

共享經濟係以租賃閒置資源,達到節省成本並創造新收入的新商業模式,又受惠於智慧型手機及網路的普及,以新科技之優勢為傳統服務市場帶來全新樣貌。在步調緊湊且生活空間有限的城市背景下,加上環保意識抬頭,人們為求便利、節省成本,紛紛投入共享經濟的懷抱。其中共享交通則是最為貼近生活的選項,除了最為知名的共乘服務Uber外,共享單車、共享電動車及共享電動滑板車等共享運具也日益普及。通車時間較長時會選擇的前者服務,而後者則較常作為短程移動的運輸工具,稱為「微型移動」 (micro mobility) 。

全球各大城市皆可見共享運具通行,儼然成為一項生活新時尚,同時也意涵著可觀的商機,其中以共享單車為大宗,可分為兩種類型,分別是由政府設置的定點式「公共自行車」與私人企業經營的無樁停放「智慧型自行車」,一般所稱的共享單車即是指後者。據獵豹全球智庫所發表的《共享單車全球發展報告》中指出,2017年全球共享單車用戶已達2.27億,由此可見,共享單車所創造的產值相當可觀,也使得市場的競爭激烈。

其他共享交通運具如共享電動車、共享機車與共享電動滑板車等,也紛紛被各大城市引入,像是美國的共享電動滑板車品牌Bird,在營運第一年就獲得超過1000萬次的租借次數;台灣的共享機車品牌WeMo Scooter自2016年上路,以大台北地區為主要運行區域,至今營運車輛已超越2000台。德國交通智庫InnoZ的調查指出,至2017年底,有近80%的歐洲城市提供共享機車的服務。

■共享機車廠商WeMo Scooter,以台北市為主要營運區,期望打造出智慧城市願景(截圖自/WeMo Scooter官網)

共享交通頻失控   風波四起惹政府頭疼

如同共享經濟時常因遊走法律邊緣而為人詬病,共享交通也因其便利性而危害了社會利益。不少民眾因一己之私,將共享單車放置私人停車場,使得其他用戶看的到卻無法用;或是人們為貪圖方便及不負責任的心態,將車輛隨意放置偏遠、訊號不佳之區域,若碰上車輛故障也未能通報、僅棄於路邊,使得廠商收集與維修車輛的效率不佳。最為深刻的例子即是2017年4月風光進入台灣市場,卻在一年後狼狽收場的oBike,在營運期間爭議不斷,停止營運後也未能妥善回收車輛,導致棄置或報廢的oBike車輛隨處可見,成為新型態城市垃圾。

在商業競爭上,共享交通的市場版圖急速發展,除了上述所提的oBike以外,中國的共享單車業亦是近兩年來變遷幅度最大的案例。曾經在2017年的《共享單車全球發展報告》中獨霸全球的中國共享單車廠商ofo小黃車摩拜單車,在2018年皆陷入財務危機,後皆脫手經營權黯然下台,此亦顯示中國共享單車產業的泡沫化。此外,歐洲的共享電動滑板車業也因逃竄於法規之間,各地政府紛紛祭出處罰以制止社會問題發酵,例如馬德里市政府在2018年底針對LimeVOIWIND三家共享電動滑板車廠商,以違反交通條例下達72小時下線令,勒令即刻停業及撤離所有滑板車輛。

共享交通的熱潮不斷升溫,卻不時傳出爭議事件,也顯見法規跟不上科技的迅速發展,伴隨而來的社會問題、經濟問題及交通問題更是層出不窮。面對共享經濟帶來的風波,台北市長柯文哲曾表示,應協調管制而非全面禁止。為打造智慧城市的奠基,應該採納共享經濟的優點,同時也盡力保障社會福祉。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