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乘經濟大勢 Uber全球爭議不斷

記者/陳昱陵

Uber以共享經濟為創立初始核心,以App讓非職業的駕駛也能運用零碎的時間來創造收益,更提供便利的叫車App平台與支付方式、舒適乾淨的車況和優質的使用者體驗,擄獲消費者的心,但因為各地法規與市場模式的不同屢屢遭受限制,也因為Uber駕駛是否為勞工身分的爭議,以及Uber的出現無疑地造成各國既有運輸產業的衝擊,使其在營運上面臨許多挑戰。

抗議惡劣工作環境 美國Uber司機集體罷工

Uber非公司員工的獨立約聘合作方式,加上車子維修費用、保險費及油錢皆為司機自行負擔,使其降低極大的營運成本。近期由於Uber限制司機收入,降低服務費率,更無提供司機基本勞動保障,使舊金山、紐約市、芝加哥、洛杉磯、費城、華盛頓等美國10大城市的Uber司機,在Uber正式IPO (首次公開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s) 前夕罷工抗議,要求Uber提供基本保障,並提高司機的收入,以改善惡劣的工作環境。

■美國10大城市的Uber司機罷工抗議,要求Uber提供基本保障、限制交易費率的上線,並提高司機的收入。(截圖自/Uber

美國經濟政策研究所表示,華盛頓、紐約、洛杉磯等城市基本時薪約為12美元~14美元,但單看華盛頓地區Uber司機在扣掉車輛維修費、服務費和健保等必要支出後,平均每小時工資竟只有9.21美元。喬治城大學 (Georgetown University) 更針對華盛頓地區40名Uber司機進行調查並發現,33%的司機因為擔任駕駛而負債。而Uber也因以仲裁與調解方式處理和司機紛爭,累積超過6萬筆仲裁案件,若解決所有案件,將花上數十年與6億美元的高額成本支出。

台灣Uber與計程車戰局  Uber條款引萬人抗議

Uber各國爭議不斷,由於Uber與台灣當地計程車產業不一致的考照資格、營業登記形式及費率,引起計程車產業的不滿,而交通部也認定Uber與租賃車業合作,卻從事計程車業行為屬違法,修訂《汽車運輸業管理規則》第103條之1,將限制租賃車以小時計價,且不得巡迴攬客,應符合規定以日租或時租方式計費,並以1小時為起租時數。而台灣Uber司機認為此條例僅顧當地計程車產業,不顧Uber司機工作權益,因此召集萬人走上凱道抗議,將Uber App暫時停止服務,並用200輛車排「NO」字樣,拒絕103-1修法。

■台灣Uber司機反對《汽車運輸業管理規則》第103條之1修法,召集萬人上街抗議。(截圖自/Uber連署網站

Uber台灣區總經理吳罡表示,交通部的法規修改將影響1萬多名駕駛與200多家中小型租賃車業者的生意,且台灣計程車法規充滿過多的限制,會失去以科技為基礎、帶給台灣社會創新營運模式和服務機會。交通部認為雖然共享經濟是未來趨勢且表示支持,但磨合、遵守當地法規是一定的歷程,對於受影響的司機,將輔導其轉入多元化計程車,駕駛考執業登記證可繼續開Uber Taxi,生計不受影響。面對各國基本工資、勞動保障、法規設置等爭議,未來將如何維護雙方權益,以達雙贏局勢,將是必須解決的一大議題。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