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舉社群戰 政治網路再也分不開

記者/簡又婷

7月一支柯市府與網路節目《木曜4超玩》合作的「一日幕僚」影片一上線就造成極大的網路討論聲量,短短四天在YouTube就突破300萬點閱率,後續更引發「學姊」等媒體討論熱潮,讓柯文哲團隊始終維持在大眾熱議話題上,成為政治宣傳成功的範例之一,也可以看出網路的政治影響力不容小覷,特別在選舉時更會成為左右選情的關鍵因素。 

傳播方式改變 網路政治影響力日漸上升 

在網路已經成為大眾傳播最主流工具的時代,除了其傳播的速度和模式的改變,閱聽眾的角色也從以前由媒體被動餵養,轉變為主動搜尋,大幅改變過去資訊不對等的情形,而資訊的透明化也影響了民主國家的政治競爭樣態,選民對候選人的評價不會再只是來自主流媒體單方面形塑,而是散佈在各大社群平台間,可能是朋友對一則貼文的讚、追蹤的粉專發表的意見或是某則貼文下的討論留言串。

相對的,候選人也不需再仰賴傳統媒體為唯一的宣傳管道,善用各種社群工具能打造更鮮明的個人形象,如2016年的美國總統大選,非典型政治人的川普利用網路,走的就是非傳統選戰策略,以個人Twitter取代過往的官方發言人、藉由網路假新聞發酵攻擊對手等。網路的即時效果也幫助候選人與選民之間沒有隔閡的互動,這點川普也是箇中好手,習慣於Twitter對不利於他的消息進行直接反擊,甚至批評立場相反的主流媒體,這點對追蹤他的選民來說是極大的個人魅力,認為他不矯柔造作、有話直說。

美國總統川普在2016大選時利用網路打了場非典型選戰。(圖片自/Shutterstock

 台灣選戰 不分黨派都在網上

台灣選舉與網路的關聯大概是從2014年九合一選舉開始加深,當時台灣智庫民調顯示,2、30世代(20~39歲)年輕人投票率介於75~78%,占台灣總投票人數1/3以上,加上2013年的太陽花學運展示了年輕世代網路動員的力量,讓長期把持政治的老、中生代們不敢再小看網路對政治的影響,開始重視社群在選舉中扮演的角色,也是在此刻台灣產生第一位素人首都市長柯文哲,他成功借助社群及大數據等網路科技力贏得選戰,從此如何操作網路社群成為政治圈的課題。

■ 2018選戰網路聲量排行榜前三名。(截圖自/網路溫度計

 2018年選舉為了抓住年輕選票,各候選人都在社群上投注心力,團隊中幾乎都有專門關注網上各大論壇、分析風向的人員,Facebook粉絲專頁的小編更是把關候選人形象的門神。除此之外,各項新興的社群工具如直播、Line@也成為候選人直接跟選民互動及宣傳政績的利器,如新北市市長候選人侯友宜和嘉義市市長候選人黃敏惠都曾開直播與民眾交流市政議題;Line@的推播和chatbot問答更拉近與選民的距離,躍升選舉社群工具新星,而在未來選舉或是政治與網路的關係將更密不可分。

分享此新聞: